開箱虎高 所有項目
 

虎尾高中校史

虎尾中學,歷史悠久,好像九曲黃河,綿延萬里,其中有龍門劍閣的洶湧,有齊梁幽燕的平闊,也曾分道,也曾合流,溝瀆匯集,波濤迴轉,最後形成今天浩蕩的鴻澤巨川,若溯其淵源,當以涓滴的濫觴為起點。(引自《校史》第 16 頁)

一、本校簡史

撰文:開箱虎高,2022。

本校的歷史可以追溯至日治時期昭和年間的1939年,在虎尾尋常小學校(今安慶國小)校址(今虎尾科大第一教學區)的北方,成立相當於今天初級中學的職校「臺灣公立虎尾家政女學校」(1942年,因應太平洋戰爭,改制「虎尾農業實踐女子學校」,戰後國民政府軍事接管臺灣,改制「臺南縣立虎尾初級女子職業學校」)。次(1940)年,成立「臺南州立虎尾高等女學校」(戰後改制臺灣省立虎尾女子中學)。戰後,虎尾尋常小學校廢校,1946年於原校址(文化路64號,即虎尾科大第一教學區)成立臺南縣立虎尾初級中學,隨後虎尾初中兼併臺南縣立虎尾初級女子職業學校,成立男女兩部。

1949年,省立虎尾女中、縣立虎尾初中合併,稱臺灣省立虎尾中學,是為本校第一次合併。當時以虎女為校本部,虎尾初中為男生部。1950年考量兩部距離過遠,又分為省立虎尾女中、省立虎尾中學。

1959年,曹金英女士接任虎尾女中校長,任內大興土木,現校園布局基本上為其任內聘請建築師修澤蘭規劃。惜1967年6月,曹校長以身殉校,次年11月竣工的體育館,遂命名為金英館,以紀念曹金英校長對學校的貢獻。

1968年設立「臺灣省立虎尾中學西螺分部」(1969年與省立西螺農工合併,成立綜合高中省立西螺高中,為今西螺農工之前身),同年,虎中、虎女因九年國教實施,配合「省辦高中,縣市辦初中」政策,停招初中部,改制為高級中學。

1970年代,臺灣經濟起飛,但是少子化也日益嚴重。省政府教育廳原本建議虎尾高中轉型為綜合高中(增設職業類科),時任李士崑校長極力反對,倡議將虎中、虎女合併。1979年,李士崑兼署虎尾女中校長,同年虎女停招,虎中開始招收女學生,並遷至虎女校址。1981年,兩校完成合併,以虎中為校名,以虎女校地為校址。李校長任職本校共一十三年,在任時間為歷任校長最長。2000年改制國立,稱國立虎尾高級中學至今。

二、校史相關研究資源

黃清江校長時期發行的《藍衫人》社團活動季刊,暫未有掃描檔,存於校史室,應可洽總務處文書組借閱。

三、文章分類

  1. 校聞剪報 (近年)
  2. 校聞剪報 (石宛珠校長任內)
  3. 有關修澤蘭建築師的建築,詳見校園頁面。